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kjj.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219-202107-312082 主题分类: 2021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1-07-14 13:29
名 称: 昆明市科技局关于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五次 会议第135147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科技局关于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五次 会议第135147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1-07-14 13:29
字号:[ ]


昆明市科技局关于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五次

会议第135147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对驻昆高校院所促进昆明创新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提出的建议: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二是强化政策引领;三是强化机制创新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深化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高校人才智力优势与昆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大力促进科技研究成果转化,推动驻昆高校更好地服务昆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昆明市-高校发展合作联盟(以下简称高校联盟)于20164月在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正式成立。联盟由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昆明学院等5家高校共同发起,目前全市40家院校和企业已经加入其中。昆明对省属高校没有行政管辖权、人事权和财权,如何探索一条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在昆高校和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真正发挥联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创业,实现知识价值的作用,市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对联盟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同时于202012月先后赴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学习调研,在充分调研学习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将对驻昆高校院所促进昆明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和计划报告如下:

一、总体思路

围绕呈贡大学城,以驻昆高校为中心,按照政府主动、学校主体、市场导向、企业参与、重在转化的总体思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产学融合为抓手,结合各学校学科优势,通过市场手段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的专业能力,对高校联盟成员单位科研成果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培养和营销,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和价值实现。

、运行工作方式

搭建校地企主导、专业机构运营的全新伙伴关系,通过引入专业化的运营机构或企业,搭建市场化运营交易平台,按照高校联盟科研成果分析孵化成果转化落地三层运行思路,逐步建立成果采集、成果评价、成果交易、成果落地的四步工作机制,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一)高校联盟运行层面

由在昆高校组成高校联盟,联盟工作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开展,昆明市科技局负责业务指导,联盟秘书处设在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负责联盟日常工作。高校联盟的日常运行由联盟秘书处牵头负责,主要负责联盟的日常联络、活动策划、成果收集、信息发布;2020年,建设高校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信息库;面向全社会科技创新主体征集真实技术需求并做好入库工作,将高校申报的科研项目纳入全市科技创新体系,逐年积累高校科研成果数据。试行揭榜制项目为进一步加快昆明区域内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主导作用,攻克制约昆明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揭榜制项目重点聚焦昆明市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特别信息及芯片、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等6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优先支持社会公益性、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

(二)科技成果孵化层面

1.科研成果基本信息采集

由专门的技术经理人团队负责做好成果信息的采集工作。以高校联盟为载体,通过各高校成员单位科技处和研究院等渠道,定期由技术经理人开展成果收集工作,通过与高校科研工作者深度对接,获得成果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技术概念、工程原理、主要参数、产业链定位、产权归属等)。同时,技术经理人还将对联盟成员企业单位和市内大中型企业进行对接,系统收集科研成果需求信息。

2.科研成果评价

技术经理人团队对收集到的科研成果进行专业评价,对采集的成果基本信息进行初评(具体包括:将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进行整理录入,建立成果基本信息数据库),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对成果基本信息填写评语,提出客观独立的评价,为成果进入交易流程提供参考,对实现供需匹配的科研成果进行初步推介。同时,不断充实科研成果数据库和成果需求数据库,逐步找到供需匹配点。

3.科研成果交易

科研成果交易是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第三方运营机构通过以下步骤开展。一是采取漏斗式筛选,依托成果数据库匹配和市场调研,从成果基本信息数据库中选择最合适的1-3个成果向需求方推荐。二是根据面谈、沟通情况,由技术经纪人进行交易预判,并推动双方进行磋商议价,需要时可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成果评价。三是促成供需双方交易,协助办理交易手续。四是跟踪交易结果,开展满意度调查。科研成果交易主要依托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4个线上平台,全市14个县区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7个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务机构和各高校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业务,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的作用,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

(三)科技成果落地层面

2020年,计划引进全国知名的科技服务业引军企业3家,包括中电光谷、浪尖科技、创业黑马、甲骨文、超凡知识产权等在全国取得成功经验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在昆明设立分公司,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的市场转化和产业化经营。

三、根据提案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让校企合作“唱主角”。企业是形成产业的基本单元,校企合作是市校合作的基础和具体体现,只有广泛的校企合作才能支撑产业的蓬勃发展。2021年高校联盟进一步加强工作调研,组织实施科学家进企业、企业家进高校双进活动,搭建供需双方交流平台,有的放矢,促使驻昆高校与昆明域内企业精准对接、紧密结合、持续发展。

(二)积极引导高校技术转移“走出去”。支持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等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各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云南省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如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主,建设云南省工业工程技术专利转移转化中心、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特色转移转化中心等,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云南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积极实施高校新型研发平台“引进来”工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则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之一。昆明市积极引进省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为昆明所用,校地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和科研院所,多渠道拓宽科研创新供给。。

(四)着力加强与高端智库政智合作。智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引擎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而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智库,政智合作是市校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昆明市加强与云南研究院战略合作,密切政智关系,紧紧依托云南研究院参与项目研究和开展活动,以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荣誉团队引领昆明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感谢你们对昆明市科技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2021621        

(联系人及电话:徐德慧 63196832


版权所有: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昆明市公安局备案:5301000056 网站地图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5楼 邮政编码:650500 电话:0871-63135842 传真:0871-63135842
主办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信息 受理处室: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 电话:63134628 邮箱:zzcfgc63134628@163.com 网站标识:53010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