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项目专项资金
一、项目名称立项依据
项目名称: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项目专项资金
立项依据:昆明市人民政府、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云南农业大学共同签订《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项目投资协议及补充协议》。
二、项目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
组织机构代码:91530100MA6PA74T7H
地址:云南省滇中新区临空产业园19号地块医疗器械产业园15栋2001室
联系电话:0871-67162766
法人代表:彭磊
经费来源:政府补助
单位概况: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生院”)是一家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 “云南省特色资源食品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升级科研平台,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科技型企业。昆生院致力于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生物制造产品,目前已开发出替代运动伴侣、减肥伴侣、考试伴侣、睡眠伴侣健康伴侣系列食品,整合国内外和省内外科技资源重点研发保健功能食品和生物医药产品。立足云南省生物资源优势,以“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制造产业化发展”为目标,针对云南核桃、坚果等产业化开发的迫切需求,开展核桃油、植物蛋白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重点攻克核心共性关键技术,解决核桃、坚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产值低的问题,努力探索油脂氧化及植物蛋白综合利用等的解决方法,提升云南核桃、坚果产业化开发的创新力、工程化及产业化能力。同时,针对云南特色药食同源资源生物制造技术,系统研究工程化生物发酵技术,开展核桃资源开发与利用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生物发酵关键技术集成、加强功能性食品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为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系列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三、项目基本概况
昆生院立足云南省生物资源优势,以“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制造产业化发展”为目标,针对云南核桃、坚果等产业化开发的迫切需求,开展核桃油、植物蛋白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重点攻克核心共性关键技术,解决核桃、坚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产值低的问题,努力探索油脂氧化及植物蛋白综合利用等的解决方法,提升云南核桃、坚果产业化开发的创新力、工程化及产业化能力。
本项目主要进行生物制造产品中试及产业化建设,对云南特色药食同源资源生物制造技术,系统研究工程化生物发酵技术,开展核桃资源开发与利用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生物发酵关键技术集成、加强功能性食品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按照健康营养食品、保健食品GMP的要求建设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平台和生物制造产品产业化项目,为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系列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四、项目实施内容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项目致力于整合国内外和省内外科技资源重点研发保健功能食品和生物医药产品,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生物制造产品,目前已开发出替代运动伴侣、减肥伴侣、考试伴侣、睡眠伴侣健康伴侣系列食品。项目系统研究茶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功能以及作用机制,重点研究普洱茶以及云南天然食物成分对运动生理、改善脂肪肝以及调节血糖作用,为开发伴侣食品中的运动替代系列产品、减肥降脂系列产品、降血糖产品提供科学数据。
1.核桃植脂素及核桃活性肽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云南核桃种植面积4300万亩,位列全国第一,但核桃精深加工不足5%,核桃油抗氧化及核桃蛋白的综合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急于突破的技术难题。核桃油是“液体脑黄金”,富含DHA、ARA等多种有助于大脑发育的营养成分。公司通过联合云南农业大学一级食药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平台聚焦攻关,合作开发核桃油抗氧化和核桃蛋白等全价利用精深加工技术。通过创新核桃蛋白挤压膨化技术、微胶囊化分子包埋技术、糖基化改性技术以及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和工艺,解决了核桃蛋白综合利用,核桃油抗氧化能力差等问题。该创新技术和工艺可以生产出核桃蛋白活性肽、核桃植脂素等系列核桃精深加工新型功能性健康产品。利用该创新技术可以生产富含抗氧化和PRE-DHA、核桃多肽等系列健康功能食品,如替代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奶粉中的DHA等功能性成分,以及许多保健、功能食品配方中均有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功能性多肽是蛋白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核桃中的功能性多肽是蛋白产品是发展的趋势;并且核桃蛋白本身就是一种优质蛋白源,必将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优势;核桃油是一种高级珍贵的营养保健油,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核桃油渣中膳食纤维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第七大营养素,颇受消费者欢迎。项目位于原料产地,且生产技术已取得试验成功,技术及原料优势使设备投入低、生产效率高、能耗大大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低,且产出物市场前景广阔。
2.食药同源植物食品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
以酵素为代表的生物发酵食品是现代社会消费的热点和产业的增长点,尤其是多种功能酵素的发掘和利用是功能食品开发的热点,以调节代谢综合症,如肥胖、二型糖尿病等方面的功能性酵素产品更是受到欢迎。
公司通过优化微生物发酵体系,对云南特色食药同源资源中的功能活性成分进行转化和富集后,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包括超临界萃取浓缩、超声波、超高压及微波辅助提取、膜分离(包括无机陶瓷膜、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液体膜产品与技术)、新型吸附剂层析分离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提取分离技术、微胶囊、超微粉碎、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等食品高新技术,将富集后的活性成分有效提取、分离,实现进一步的纯化,并进一步优化工艺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项目实施,创新开发云南特色食药同源酵素食品资源,挖掘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我省生物大健康产业升级。
3.建设生物发酵与生物制造研究开发的公共平台
项目计划在公司厂房建立产品研发及检测实验中心,装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及检测设备,建设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以及配套设施,用于核桃深加工、生物发酵以及生物制造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检测及转化,能够顺利开展申报保健品的中试、生产车间。平台拥有固定产品研发人员20-30人,满足公司新产品研发外,还可承接企业CRO服务。本平台建成后将成为昆明市大健康产业的先进公共科研及转化孵化平台。
4.保健品GMP车间的认证及生产
该项目在公司厂房设计建设占地1500平米的GMP车间,建立装备完善的中试规模生物制造基地,包括生物发酵车间、生物提取车间和质量控制部门,确保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车间满足公司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的中试生产,可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制造产品中试转化车间和生物制药成果和产品孵化空间。
五、资金安排情况
2022年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项目由昆明市人民政府补助3000万元,资金用途包括研发人员经费、燃料动力费、设备费购置费、测试/计算/分析费、设备安装费、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专家咨询费等多项支出。
六、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至2022年12月结束,具体实施进度、各阶段工作内容和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进行滇中厂房污水处理系统及基坑建设工程和滇中厂房冷却水循环系统工程建设,进行1500㎡GMP生产车间认证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22年4月-2022年6月)进行精制核桃深加工的完整工艺流程、食药同源资源生物发酵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进行1500㎡GMP生产车间认证。
第三阶段(2022年7月-2022年9月)进行2022年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做好新产品上市准备,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生物发酵与生物制造研究开发的公共平台的建设。
第四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2月)进行2023年储备产品的开发,对前期完成工作进行验收、总结。
七、项目实施成效
1、项目积极推动成果转化
一是积极推动云南农业大学食药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核桃植脂素相关前期技术成果在公司实施成果转化,并积极推动后续研发工作;二是形成了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外观专利等技术成果,并将上述技术成果就地实施转化,完成产品的开发,快速实现产业化,实现新开发产品的上市销售。
2、推动我省生物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项目通过核桃植脂素及核桃活性肽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核桃蛋白活性肽、核桃植脂素等系列核桃精深加工新型功能性健康产品开发,食药同源植物食品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及云南特色食药同源酵素食品开发,第三能量极关键技术研究及特色精准营养健康功能性产品开发,创新研发一批新技术和工艺,开发和储备一批生物健康产品,挖掘产业新增长点,改善我省生物大健康产品的供给结构和供给水平,推动我省生物大健康产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打造生物制造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器公共平台
项目分阶段建设生物制造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器公共平台,先行建设生物发酵与生物制造研究开发的公共平台,用于核桃深加工、生物发酵以及生物制造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检测及转化;开展保健品GMP车间认证及生产,满足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的中试生产。项目旨在打造昆明市大健康产业的先进公共科研及转化孵化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制造产品中试转化车间和生物制药成果和产品孵化空间,推动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八、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绩效目标表 | |||||
项目目标 | 总体目标(2022年-2024年) | 进行生物制造产品中试及产业化建设,按照健康营养食品、保健食品GMP的要求建设生物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平台和生物制造产品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可实现产值6000.00万元,新増就业50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
预算年度(2022年)目标 | 建设生物发酵与生物制造研究开发的公共平台;开展10 个保健品的备案;完成核桃植脂素生产线系统建设;建立精制核桃深加工的完整工艺流程;建立食药同源资源生物发酵关键技术;开展1500㎡生产车间GMP认证;建设滇中厂房污水处理系统及基坑建设工程;建设滇中厂房冷却水循环系统工程;完成20个储备产品的开发,完成不低于6个上市产品的研发;完成不低I00个注册商标的申报;完成不低于5个发明专利的申报;完成不低于10个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不低于5个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的申报;服务对象满意度90%以上。 | ||||
绩效指标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性质 | 指标值 | 度量单位 |
产岀指标 | |||||
数量指标 | |||||
发放技术资料数 | >= | 5 | 份 | ||
专利数 | >= | 20 | 个 | ||
制订标准数 | >= | 4 | 项 | ||
注册商标 | >= | 100 | 件 | ||
保健品备案 | = 1 | 10 | 个 | ||
儒备产品开发 | 20 | 个 | |||
上市产品 | 〉二 | 6 | 个 | ||
质量指标 | 空 | ||||
项目验收合格率 | = 1 | 85 | % | ||
1500m2生产车间 GMP认证 | 通过GMP认证 | ||||
滇中厂房污水处 理系统及基坑建 设工程 | = | 建设完工 | |||
滇中厂房冷却水 循环系统工程 | = 1 | 建设完工 | |||
效益指标 | 空 | ||||
经济效益指标 | 空 | ||||
新增产值増加 | >= | 3000 | 万元 | ||
社会效益指标 | 空 | ||||
人才培养数 | >= | 20 | 人 | ||
产学研合作单位 数 | >= | 2 | A | ||
公共研发平台 | = | 1 | 个 | ||
示范推广数量 | >= | 1-2 | 个 | ||
满意度指标 | 空 | ||||
服务对象满意度 指标 | 科研成果总体滴 意度 | 9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