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kjj.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219-202207-388590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2-06-17 15:11
名 称: 关于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1144号建议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关于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114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6-17 15:11
字号:[ ]

袁锐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和发展昆明市科普产业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一是制定春城特色科普产业政策引导二是建设昆明市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三是加快科普产业标准体系研究四是培育壮大科普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五是打造开发多元化多维度科普产品,六是建立资本多元化投入机制和体系建,七是探索实施春城科普云工程加强科普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八是建立科普产业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昆明高校大学生科普创新创大赛,九是加强科普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科普产品知识产权专有和科普资源共享机制,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昆明市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支持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等发展,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通过“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科普精品基地的构建为抓手,引导全市科普产业有序发展。

先后出台了《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和《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持续开展“两个认定”相关工作,并对承建单位予以支持,打造精品科普品牌。同时加强对昆明市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和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的监督管理,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督促其面向青少年开展丰富多样科普活动,启迪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引导青少年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共累计认定了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76个,其中,在中学建立了35个、小学建立了33个、科研院所建立了3个、职业院校1个和企业建立了4个。累计认定了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55个,其中,在五华区建立了14个、盘龙区建立了12个、官渡区建立了7个、西山区建立了6个、呈贡区建立了5个、经开区建立了3个、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建立了1个及其他县(市)区建立了7个。通过多年的努力,持续扩大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科普队伍建设质量。

二、针对建议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以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科普精品基地2个平台为抓手取得了较好的工作实效。为进一步推进科普服务内容创新、科普服务理念创新、科普服务方式创新、科普服务管理创新、科普商业模式创新等;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普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我们将配合省科技厅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厚科技积淀,构建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科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科普产业平台,提升云南省科普产品研发实力。同时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一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每年对青少年开放活动,一般本校30%以上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的活动,学校每年至少组织1次具有明确主题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各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依托“科技活动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示范期间,集中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围绕创新实验室开展不同方向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科普实践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科技创新兴趣,引导青少年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科普精品基地每年开放日不少于200天,每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不少于4次,每年为中小学生开展专题科普活动不少于1次。各科普精品基地结合自身特点、优势,面向青少年和广大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接受普及科学知识提供开放的科普场馆、讲座以及活动体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同时也展示了科普精品基地建设发展的创新成果,发挥了科普教育、科普成果宣传展示的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昆明市科普事业向前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科普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开展科普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在科普创意产业、科普教育培训、科普展览展示、科普旅游产业等领域选择一批具有较好基础和特色突出的企业,培育形成科普产业企业集群。此外,配合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开展培育科普产业市场主体,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科普产业格局。鼓励科普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以大企业占支配地位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科普展览、设计制作公司,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普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和发展有实力的科普产业区域集群,引导和鼓励高水平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及相关主体向科普产业基地集聚,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产业布局相对集中的科普产业区域聚集区。

根据云南地域特征、民族风情、产业资源和文化旅游等特色,针对公众和社会科普需求,引导和鼓励科普机构和科普企业开发和生产科普展道具、科普旅游纪念品、科普图书影视作品、科普动漫作品、科普游戏、科普巡展等多元化多维度科普产品,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植物、动物、有色金属、生物多样性、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提高独具特色的云南籍原创科普产品比例,促进科普产品多元化开发

积极开展 科技下乡活动、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科普讲解大赛、常态化科技进社区工作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科技创新兴趣,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企业、社会科普机构,通过学校培养、在职培训、实践锻炼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集聚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普产业研发设计、运营管理、理论研究和中介服务、志愿者服务人才队伍。以培养高素质科普产业创意创作设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培养科普创意、策划、研发等高端人才继续办好云南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培养科普创新人才。

感谢您对昆明市科学技术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615       

(联系人及电话:孙荔莎0871-63136416

     

                               


版权所有: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昆明市公安局备案:5301000056 网站地图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5楼 邮政编码:650500 电话:0871-63135842 传真:0871-63135842
主办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信息 受理处室: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 电话:63134628 邮箱:zzcfgc63134628@163.com 网站标识:53010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