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53247号建议答复的函
祁俊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已收悉,您建议:一是建议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数据库;二是建议培育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体系;三是建议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按照2023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要求,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的要求,云南省与昆明市省市共建“云南省技术市场”项目已启动,积极融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提升我省现有技术转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云南省技术市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以信息技术为服务方式,围绕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链条,聚集优质的科技创新要素,面向各级科技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园区、服务机构、企业、个人等创新主体开展全方位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是云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针对建议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持续推进云南技术市场建设。技术市场线上平台基于大数据、云服务、基于AI的多语言智能翻译服务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建,现已完成科技资源云数据中心、技术成果数据库、技术需求数据库、服务机构数据库、专家人才数据库等服务数据库的建设,且广泛汇聚省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平台现已汇聚近5年全省科技信息数据71386条,完成云南省科技成果入库95115项,技术需求入库52335项,汇集专利信息26358条、专家9950名、高等院校139所、企业用户1809家、服务机构335家,注册会员8153家(人)。2022年,云南省技术市场分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建立以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玉溪市、蒙自市、曲靖市等州(市)区(县)的分市场布局,建立了“一站式”线下服务窗口,初步形成了省、州(市)、区(县)三级联动的云南省技术转移网络。
(二)促进昆明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载体建设。在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学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云南省农科院等27个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布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充分利用这些高校、院所高质量知识产权策源地的优势,通过示范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经统计,其中10家服务机构在2022年度累计通过自主转化、许可使用、专利转让、作价入股、合作实施等方式实现转化成果140项;累计服务企业3704家,累计服务人员8327次,组织开展技术交流、成果转化活动、培训等107场次,参加人数39404人次;累计成果交易价格12332.73万元,机构服务性收入6113.90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5075.6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315.68万元),预期成果产业化后年度收益将达到11905.17万元。
(三)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培育和引进国家级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机构,为全市科技成果评价提供规范化、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积极联合多方主体,形成多元评价机制,目前昆明市已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家、云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昆明市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务机构27个,14个县市区已实现省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
(四)关于大力发展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的建议。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在2022年开展3期,培养300余名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的基础上,建立初、中、高三级技术经纪(经理)的技术转移管理人才队伍梯度培养体系。依据《昆明市技术经理人培育办法(试行)》(昆科发〔2022〕62号),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水平高,专业服务好的技术经理人队伍,畅通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推动技术转移人才教育培训规范化,启动了技术经理人库建设,目前昆明市企事业单位人员获得云南省技术经纪人初级资格证290人,中级81人,名单已梳理完毕。
感谢您对昆明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