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kjj.km.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15113219-202306-422664 主题分类: 2023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3-06-19 19:02
名 称: 关于政协昆明市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142187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昆科便笺〔2023〕8号 关键字:

关于政协昆明市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14218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6-19 19:02
字号:[ ]

杜迎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创新驱动昆明市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您建议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强专利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服务;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及大力发展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政策制定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三是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机制以及利益协调机制。经认真研究,推进相关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云南技术市场平台整合了一整套科技政策。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等形式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同时启动了“昆明市科技服务团”,带政策上门,针对企业具体需求,提供政策解答及工作建议,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让政策落地。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过程中,面向社会各类受众广泛的征求意见,面向企业等主体开展需求研讨会议,并召开专家咨询会,确保政策制定的方向与实际政策受众需求结合。

二、 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

培育和引进国家级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机构,为全市科技成果评价提供规范化、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积极联合多方主体,形成多元评价机制,目前昆明市已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家、云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昆明市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务机构27个,14个县市区已实现省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

三、 促进昆明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载体建设

在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学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云南省农科院等27个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布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充分利用这些高校、院所高质量知识产权策源地的优势,通过示范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经统计,其中10家服务机构在2022年度累计通过自主转化、许可使用、专利转让、作价入股、合作实施等方式实现转化成果140项;累计服务企业3704家,累计服务人员8327次,组织开展技术交流、成果转化活动、培训等107场次,参加人数39404人次;累计成果交易价格12332.73万元,机构服务性收入6113.90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5075.6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315.68万元),预期成果产业化后年度收益将达到11905.17万元。

四、 鼓励企业开放式创新

联合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或社会组织机构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构建的市级企业科技创新中心25家涉及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资源高效利用、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企业有效对接云南大学、昆明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云南省农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院所的高价值成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举办成果转化对接会,对各领域成果进行了宣传推介并发布转化服务榜单,在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的一次联动创新,将在全省各州市形成示范模范效应。

五、 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

在已培养300余名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的基础上,建立初、中、高三级技术经纪(经理)的技术转移管理人才队伍梯度培养体系。依据《昆明市技术经理人培育办法(试行)》(昆科发〔2022〕62号),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水平高,专业服务好的技术经理人队伍,畅通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推动技术转移人才教育培训规范化,启动了技术经理人库建设,目前昆明市企事业单位人员获得云南省技术经纪人初级资格证290人,中级81人,名单已梳理完毕。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立昆明市知识产权专家库,遴选入库专家225人,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成立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云南昆明)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能力水平。

创新提出并实践技术经纪(经理)人揭榜挂帅,即让高校院所通过公益平台的公开张榜,选择技术经纪人及团队,开展需求挖掘、技术匹配、价值评估、市场对接、商业谈判、项目落地等单一环节或全过程工作,同时鼓励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云南)培养的技术经纪(经理)人深度参与成果转化,围绕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研究应用转化方案、项目实施管理等开展服务。

六、 推进科技金融结合

印发《昆明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助实施细则的通知》(昆市监发〔2022〕63 号),鼓励科技型企业通过自有知识产权出质获得银行的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推进昆明地区知识产权融资工作有序进行。扎实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工作。设立了总规模1亿元的昆明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和总规模2000万元的昆明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启动了区域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实现4.08亿元。

七、 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布局实施52个项目,形成“一个枢纽”(区域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两个园区”(高新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经开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两大工程”(区域商标品牌推进工程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三个平台”(区域性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五个产业运营中心”(生物医药大健康、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稀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的“12235”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运用。

感谢您对昆明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6月19日


版权所有: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备案/许可证编号:滇ICP备07000700号-1 昆明市公安局备案:5301000056 网站地图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5楼 邮政编码:650500 电话:0871-63135842 传真:0871-63135842
主办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信息 受理处室: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 电话:63134628 邮箱:zzcfgc63134628@163.com 网站标识:53010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