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促产业普德村“金豆子”助力富民增收
4月1日至2日,一场白芸豆种植培训会及系列研讨会在禄劝县马鹿塘乡普德村展开。由昆明市科技局积极向省科技厅汇报争取,经省科技厅批准立项,由禄劝县科工信局成果转化中心牵头实施,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组成的项目团队深入现场示范教学,答疑解惑。
此次展开研讨的禄劝县普德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项目,由昆明市科技局积极向省科技厅汇报争取,禄劝县科工信局成果转化中心牵头实施,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拟通过“党建+科技+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引进先进的白芸豆品种和种植技术,对农户进行宣讲培训,改善白芸豆产量及质量;利用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型;引入初精深农产品加工技术,延长白芸豆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加快白芸豆产业发展。
专家“手把手”教学
研讨会当天,普德村委会白芸豆种植示范地里人头攒动,村民们听说有白芸豆种植培训,纷纷来观摩学习。现场专家讲解了白芸豆产业发展现状及项目规划;介绍云南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白芸豆产区的种植优势及市场前景。有关专家提出,种植过程中,要围绕白芸豆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等重点和难点,开展“五统一”社会化服务,通过种植密度试验及小面积示范,总结提炼一定区域内白芸豆适宜种植密度及最佳种植技术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垄起这么深豆种会不会长不出来?”“我们以前都是先起垄再施肥,先施肥再起垄吸收效果会不会不好?”演示过程中,针对农户的疑问,专家一一讲解原理,通过现场指导,让村民掌握了如何计算种植密度、规划垄高垄距及起垄覆膜等先进白芸豆种植技术。
马鹿塘乡党委书记杨崇杰表示,白芸豆产业在马鹿塘乡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要以普德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这个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落实“基层党组织+乡村技术能人”组织模式,做好白芸豆产业持续发展。
特色“村播”打通销路
普德村位于马鹿塘乡北部,海拔2510米,年平均气温19℃,具有优良的白芸豆种植自然资源优势。农户有了一定种植技术经验,如何打开销路是接下来的重点。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系统开展大白芸豆育种、栽培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白芸豆提取物研发、生产、销售与商业应用开发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立足技术优势,该项目计划发挥实施主体技术优势,协助构建对多种本地农产品有借鉴意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商业模型。通过结合村内文化,发展特色“村播”。通过构建网络销售平台等方式,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白芸豆种植培训结束后,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带领团队到禄劝民意白芸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村委会进行调研,选取合适的“村播”地点,规划打造特色网络销售平台。
昆明市科技局定点帮扶普德村以来,不断夯实当地产业基础,提升村民的科技素养。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做好项目推荐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项目推进。将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聚力打造云南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以普德村为基点,带动马鹿塘乡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多条腿”走好富民增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