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339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磨憨口岸城市建设的相关科技政策的几点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磨憨是我国通往老挝重要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及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泛亚铁路中线由此出境,也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通道之一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佳结合部,对实现与周边国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及边疆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昆明市于2022年5月托管磨憨后,各方面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一、 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昆明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托管磨憨后的工作谋划,为全力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昆明市的各项政策也不断向磨憨倾斜。产业政策方面编制了《磨憨国际口岸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产业发展鼓励目录》等;招商引资政策方面出台了关于托管区招商引资的工作方案及专项政策,指导磨憨—磨丁经合区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人才政策方面出台了《磨憨—磨丁合作区机关干部职工激励措施》,从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考核奖惩、工作调配、关爱保障等方面激励干部人才到磨憨建设一线。
市科技局基于磨憨—磨丁合作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和基础,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围绕“科技兴边富民”,聚焦民生落实科普惠民。一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动员组织磨憨镇开展省级科技特派员申报,推荐科技特派员服务磨憨镇。二是推进“科技兴边富民”科普项目。加大磨憨镇科普工作投入力度,已组织开展了科普培训会3场,邀请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结合磨憨镇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就橡胶技术、冬早蔬菜种植等领域进行实地培训。三是加强磨憨镇科技平台建设,2023年首次在磨憨镇设立了昆明市专家工作站。工作站将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打造智慧数字橡胶生产加工工厂。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促使科技政策直通边境,零距离服务口岸科技企业。根据企业特点及需求,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引入行业权威专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创新创业团队等,为企业和当地群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服务。同时,通过促进校企合作等方式,优化完善磨憨的科技研发人才团队,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市场主体实力较弱。目前,磨憨—磨丁经合区的企业多以进出口贸易类公司为主,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工业企业主要为薏仁米加工厂、茶叶加工厂、橡胶加工厂等,以低端粗放型加工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二是要素保障能力有限。磨憨园区刚刚起步,基础设施不尽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面临着交通、水电气、成熟用地等要素保障不足的问题,部分项目难以真正落地开工建设;口岸通道基础设施落后、查验效率不高,运行效率相对较低,经常出现口岸拥堵现象;贸易过境量大,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少,跨境物流水平有待提升,跨境物流服务和组织能力仍需不断加强。
三是投资政策吸引不大。磨憨相比昆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营商环境都相对滞后,但围网区可享受的通关、保税等政策仍不明朗,中小企业培育、项目招引落地、稳产促销等均按照昆明市政策来执行,没有给予较大倾斜和支撑,对企业落户磨憨的吸引力不足。
三、 下一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
结合磨憨的基础条件,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出台与之相匹配的优惠政策,打造沿边政策洼地。立足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和辐射带动东南亚国家产业循环,将磨憨的未来发展嵌入昆明市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的协作,打造具有“出口前哨”、“进口前道”特色的加工制造产业创新体系。在以下几项重点产业方面,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逐步使磨憨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
在绿色食品加工方面,依托磨龙片区现有产业集聚区打造进出口农产品加工贸易园区。支持企业应用现代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绿色加工食品。
在橡胶精深加工方面,加快向橡胶下游产业链延伸,依托现有天然橡胶资源,强化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协同,联合国内头部橡胶科研院所、高校、橡胶工业龙头企业设立研究中心,积极研发替代部分高端进口原料,以及高端橡胶制品。
在有色金属新材料方面,加强与中国稀土、厦门钨业等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利用境外稀土资源,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一头在外”或“两头在外”的稀土新材料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稀土新材料产业向下游末端精深加工领域延伸和拓展。发展“昆明研发+磨憨应用”模式,谋划发展铜箔、铝箔、锡基合金、高纯试剂等材料,打造关键基础原材料稳定供应链,推动跨域集群化发展。
在现代装备制造方面,瞄准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市场需求,以小农机制造、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零部件配套等领域为重点,打造外向型特色装备制造基地。瞄准东南亚二轮电动车、RCEP国家低碳转型等新兴市场需求,发展外向型新能源电池制造。
在医药健康方面,充分发挥药用资源丰富优势,促进生物制药领先发展,促进中药产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推动化学仿制药突破发展,引进仿制药生产龙头企业,加强与老挝磨丁园区产业合作,优化生产线布局,打造辐射国内国际市场的仿制药制造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磨憨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和科技人员的动力,为更多企业扎根磨憨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感谢您对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那 静 0871—631346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