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199号提案答复的函
许传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在昆高校科技赋能作用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情况
(一)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由市科技局牵头起草、昆明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指挥部印发了《昆明市科技支撑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面向全市征集了29所高校、16家科研院所、62家企业的15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9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98个优秀人才团队,形成“在昆高校、院所、企业重点产业链创新资源库”,同时利用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优势资源,围绕国际前沿领域及昆明市产业发展重点,甄选了50个优质科技创新成果入库。
(二)建设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平台
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平台与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围绕昆明市“8+N”重点产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
创新策源能力。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定位,突出与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发展,为产业发展开展技术研发与储备。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亚洲唯一、国内最高水平的天元数学国际交流中心正式竣工启用。“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工业领域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实验室8个;新增“云南疫苗实验室(筹)”和“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在昆云南实验室总数达6家;新增云南省重点实验室24个,在昆云南省重点实验室达116家;新增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8个,共13个;市级企创中心11个,市级企创中心总数达到25家;国家、省、市创新平台梯度培育体系逐步形成。
(三)推进创新主体培育
创新“一企一策”服务模式,促进创新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2023年,推荐812户高新技术企业报国家备案,占全省总量的61.94%,超额完成省科技厅下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8家目标,高企总量达到2141家,获省科技厅通报表扬,得到市长肯定性批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在库企业超3500家;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6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58家;承办2023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吸引1230家企业参赛,签订意向合作协议60余项,实现“以赛代招、以赛聚才”。
二、 成果转化撬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情况
(一)高站位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从机制体制和政策措施上高位统筹、高位谋划。院士专家自由探索制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科技体制改革、研发投入等系列三年行动深入推进,以《昆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7条措施》为引领的“1+N”科技创新政策落地实施,全市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29.9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32%,占全省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的41.44%。
(二)高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注重供给匹配、双向发力,着力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最后一公里”。建成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家、云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昆明市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务机构26家,共开展400余次技术转移成果对接活动,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2023年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713亿元。截至12月21日,全市技术合同登记11766项,合同成交额114.7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登记数量和成交总额全省排名第一,得到省科技厅通报表扬。
(三)高质量推动科技交流合作
成功举办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协作会议暨“三链”融合科技供需对接活动,发布涉及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等各个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及需求130余项,签订“三链”融合相关成果转化协议23项。依托“科技入滇”、“沪滇合作”等机制,全年开展外出招商6次,走访省外企业20余家,省市“双招双引”工作呈现同频共振良好局面。全力支持磨憨口岸建设,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科普培训3场,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三、 人才驱动产业发展方面情况
(一)支持在昆高校,面向昆明市重点产业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培育人才
11项“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分别吸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参加,累积投入2230万元,带动项目承担单位投入研发经费4408万元;争取到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立项58项;获批新药临床批件2项、药品注册批件1项;取得新产品批件31个,实现经济效益50.14亿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0项,日本专利授权1项;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77篇,出版著作2部;开发科研助理岗位32个,累计培养人才104名。
(二)深化“院士自由探索项目”,让更多优秀人才建功春城
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7个,获批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6个,省级外国专家项目9个,向省科技厅推荐省“两类”人才候选人14名。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领衔人杜官本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完善人才服务工作机制
对标国内先进大胆创新,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许可“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在全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持续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引攻坚行动。
感谢您对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孙荔莎 0871—631364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