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375号提案答复的函
孙强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昆明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收悉,市科技局会同市大健康办等相关协办单位认真研究,推进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发挥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技术平台作用,增强服务能力
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实验动物资源、药物研发技术和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集合省内外优势力量,在现有药理学、药效学、药代、毒理学研发技术的基础上,建设涵盖药物靶点发现、药物设计与优化、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药理学和药效学评价、药物的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T)评价、药物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制剂与质量控制等全链条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技术服务平台。围绕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药物研发评价的重大需求,针对我省创新药物研发的薄弱环节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以“从靶标到药物”的理念和“以平台建设促进新药研发”、“以新药研发提升平台能力”、“以源头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策略,发挥云南省实验动物资源和药物研发技术、人才、平台等优势,构建云南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及评价技术体系。
二、 加快推动药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一是支持创新产品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2023年昆明市生物医药企业新增药品批文9个,新增临床试验批件6个,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药品品种12个,三类医疗器械品种6个,二类医疗器械品种95个,一类医疗器械品种105个,普通化妆品品种1148个。二是主动服务企业,深入企业开展现场调研,了解掌握辖区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贝泰妮中央工厂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服务指导北京康乐卫士重组疫苗临床及产业化基地、国药中生上海血制云南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试生产。三是积极推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家医疗机构开展UDI试点工作,在临床使用、支付收费、结算报销等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唯一标识,实现高值医用耗材在临床环节可追溯。
三、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一是为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以及风险隐患快速监测排查能力,市市场监管局下属事业单位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积极申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技术创新中心(食品和中药材快检技术)。技术创新中心的设立,将会聚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建立产、学、研联盟,发挥技术支撑优势,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进而增强昆明市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二是探索大型仪器等设备的共享机制,研究制定《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制度》,推进大型仪器等设备开放共享。协助昆明市中医院完成启阳丸、养血生发合剂等多批院内制剂标准提升工作。协助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开展茵蒿凉血胶囊等院内制剂标准复核检验工作。三是联合云南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单位,联合申报云南省科技厅技术创新中心。
四、 加大宣传推介,完善技术链
从政府层面加强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宣传,通过云南技术市场、各类科技创新论坛等宣传推介在优先满足本地生物医药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辐射东南亚国家相关企业和研发单位的相关技术服务需求。完善云南省创新药物研发技术链,为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成果和有效的技术支撑,有效对接国际、国内的生物医药企业需求,提升药物综合评价能力,高效支撑云南省及国内企业的创新药物研发。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吸引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来滇发展,促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昆明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孙荔莎 0871—63136416)
友情链接